首页 > 经典阅读 >
红色基因 | 《福建红色文化读本》(大学版) 第1期:福建这片革命热土孕育了鲜亮的红色文化
发布日期:2022-03-14 12:56:00
  福建这片革命热土孕育了鲜亮的红色文化,不仅谱写了绚丽的革命历史,诞生了光辉的革命思想和崇高的革命精神,而且革命英雄辈出,他们在广阔的红土地上谱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1.福建革命历史
  福建革命历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是同步发展的,从福建革命斗争的肇始就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党的光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的有志青年中有50多位福建青年学生,黄埔军校学生中有数十位来自福建山区的子弟,在毛泽东创办的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里,来自福建龙岩的郭滴人、陈庆隆、李联星、朱文昭,永定的王奎福、胡永东,上杭的温家福,平和的朱积垒,诏安的黄昭明等,受到毛泽东等同志的教导,走上革命的道路。一批在外求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进步青年回到福建后,在八闽大地播撒下革命的种子,树起了革命的旗帜,点燃了革命的烈火。1929年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四军入闽,转战赣南闽西,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并与赣南连成一片,成立了中央苏区这块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大的根据地,由此革命星火燎原势不可当。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期间,福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革命奇迹”:在丛山峻峦的小山城中,创造出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在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里,创造出中央苏区的“模范乡”“福建的第一模范区”;在反动势力严密封锁“围剿”、特务遍布、军警戒备森严的危险环境中,开辟出一条长达数千里、连接上海中央地下机关与苏区瑞金之间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在上海通往全国各苏区的交通线大都被敌人截断和破坏的情况下,唯独这条由上海通往闽西、赣南中央苏区的交通线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在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关键时刻,创造出8万红军中有近3万福建子弟的军史奇迹,并在湘江战役、突破乌江、智取遵义、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攻占腊子口等一系列著名恶战中屡建奇功,到达陕北后福建子弟仅剩2000余人,平均每1华里就有一位福建子弟牺牲在长征途中;在一向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的小山城,创造出文化人士荟萃之地、抗战时期国统区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的永安;在极其艰苦险恶的环境下,创造出中国革命史上罕见的“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尽管战争年代的炮火硝烟早已散去,但革命历史是一种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应当深深地印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深处。


古田会议油画

 
  2.福建红色思想理论
  福建不仅有着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历史,给人们留下永恒的历史记忆,而且也诞生了党的重要思想理论。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福建战斗过,他们深刻总结福建革命斗争的宝贵经验,艰辛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并从理论上进行深刻总结。毛泽东在闽西期间撰写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才溪乡调查》《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给林彪的信》《从蛟洋到达汀州后给中央的信》等8篇文稿。陈云在1932至1933年间,多次到闽西苏区指导开展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怎样订立劳动合同》等文章。毛泽东在闽西期间撰写的一系列光辉著作,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其中,《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深刻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才溪乡调查》等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毛泽东上述著作及其重要思想,是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出发,突破党内盛行的对苏联经验盲目迷信的探索成果。此外,陈云、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也做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可以说,闽西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红色沃土。
  3.福建红色精神
  红色精神是革命实践在精神层面的凝聚,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是红色文化的内核。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铸就了不可磨灭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代表了近代以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福建具有深厚的革命精神,孕育了苏区精神、古田会议精神、才溪乡调查精神、永安抗战精神等一系列红色精神,不仅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上独树一帜,而且成为我们今天凝心聚力的强大精神支柱。苏区精神的灵魂是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信念的坚信,精髓是反对本本主义、坚持中国革命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本质是坚持人民民主、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要义是坚持艰苦奋斗、永葆革命本色,特质是坚持清正廉洁、争创一流。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是坚持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创党的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新道路。才溪乡调查精神的精髓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福建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上的宝贵财富,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的生动体现,反映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4.福建红色历史名人
  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福建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革命前辈。福建红色历史名人群体遍及党的革命工作的多个领域。在党的经济工作战线,有中国共产党内的农民问题专家邓子恢。在党的军事工作战线,涌现出刘亚楼、杨成武、张鼎丞、陈丕显、叶飞、罗元发等一批杰出的军事将领。福建省是全国第八大将军省,涌现出83位开国将军,其中杨成武、叶飞、刘亚楼为开国上将,郭化若、傅连暲、罗元发等9位为开国中将,以及71位开国上将。在党的秘密工作战线,有蔡威、吴石等杰出的英雄人物。在党的文化工作战线,有邓拓等同志,邓拓不仅是党的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而且还是一位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是中国共产党文献编辑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五卷本)的主持编辑者,被聂荣臻元帅称赞为“这是全国第一本系统编选毛泽东同志著作的选读本,为传播毛泽东思想作出了贡献”。在党的工人运动战线,有杰出的工人运动的先驱人物王荷波、林祥谦。王荷波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党的三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并被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第一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即中央纪委前身)主席。林祥谦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工人运动先驱,二七大罢工领导人,被评为全国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被誉为“工人阶级的不屈战士”。
  5.福建红色文化事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福建红色文学、艺术、教育、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富有特色、影响深远。红色文化事业是中国革命在福建发展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动员和领导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锐利武器。在报刊出版发行方面,土地革命战争以前,龙岩的《岩声》报风行国内十数省及国外的新加坡、仰光、吕宋、槟榔屿等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各级党委的《红旗》《红报》,以及大量以“青年”“列宁青年”等命名的共青团报刊,在整个中央苏区都有重要影响;抗战时期,永安的《老百姓》《现代文艺》《改进》成为响彻东南的抗敌号角。在文化艺术创作方面,毛泽东在闽西留下《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等诗词名篇;毛泽东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红军纪律歌》以及瞿秋白撰写的《狱中题照》等,都是中国红色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福建红色艺术家黄亚光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设计纸币和邮票;抗战时期,福州聚集了郁达夫等著名左翼进步文化人士,积极宣传国防文学、动员民众抗战;三明永安迎来了王亚南等近百位著名专家、学者,使这座小城成为与重庆、桂林遥相呼应的中国抗战文化中心。在教育事业方面,闽西、闽北苏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涌现了一批名动一时的教育机构,如著名的初级模范小学———宁化县淮阳乡第一列宁小学,中国最早的红军学校———闽西苏区红军学校,以及毛泽东亲自指导建立的中央苏区第一所看护学校———长汀中央看护学校等;开展了许多集政治、军事、体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运动会,上杭县才溪的儿童在1933年5月30日“‘五卅’运动会”上荣获“将来主人翁”称号。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傅连暲主持下的长汀福音医院,为中国红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奠基性贡献。
  6.福建红色文化遗址
  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是指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历史活动的遗迹、旧址及纪念设施,主要包括: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人物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遗址、遗迹;具有重要影响的烈士事迹发生地或者烈士纪念设施;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纪念设施。红色文化遗址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红色文化遗址是红色文化的物质承载和现实反映,集中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做出的英勇牺牲,具有重要的历史见证价值、文明传承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非常重视保护、弘扬红色文化,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大力支持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的选址工作,强调:“建纪念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福建红色文化遗址分布广泛,遍及闽西、闽北、闽南、闽东、闽中等地,尤其集中于龙岩、三明两地。其中三明全域属中央苏区范围,红军自1929年入三明驻扎长达5年,留下红色文化遗址遗迹353处。红色文化遗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加强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重点建设,是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性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十分重视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然而由于受自然损害、历史原因和人为破坏的影响,部分红色文化遗址仍没有被及时挖掘、抢救,部分处于保护管理无法可依状态,特别是未列入文物保护的遗址损毁比较严重。201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是福建省首部专门针对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进行立法的政府规章,在依法保护开发红色文化遗址方面起到先行和示范的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福建红色文化读本》(大学生版)


版权所属:福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2025     闽ICP备07005638号

学院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永泰葛岭学院路1号

联系电话:0591-83909908     0591-83909902